中国通史——唐代的政府制度

一、中央政府

三省依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。并在唐太宗时有了明确的执掌划分。

●中书省——制定法令

中书省最高长官的称谓演变:

内史令(武德)→中书令→右相(高宗)→内史(武后,中书省改凤阁)→中书令(中宗)→紫微令(开元初)→中书令→右相(天宝初)→中书令(至德)

中书省内部组织:

中书令二人(正三品)

中书侍郎二人(正四品上)

中书舍人六人(正五品上)

通事舍人十六人(从六品上)

其他:右散骑常侍、右谏议大夫、右补阙、右拾遗等多名

●门下省——审查法令

门下省最高长官的称谓演变:

纳言(武德初)→侍中→左相(高宗)→纳言(武后,门下省改鸾台)→侍中(中宗)→黄门监(开元初)→侍中→左相(天宝初)→侍中(至德)

门下省内部组织:

侍中二人(正三品)

门下侍郎二人(正四品上)

左散骑常侍二人(从三品)

其他:左谏议大夫(正五品上)、给事中(正五品上)、左补阙(从七品上)、左拾遗(从八品上)等多名

●尚书省——执行法令

尚书省最高长官的称谓演变:

尚书令(武德,后因太宗废)→左右仆射(太宗)→左右匡政(龙朔)→左右仆射(咸亨)→文昌左右相(武后,尚书省改文昌台)→左右仆射(中宗)→左右丞相(开元初)→左右仆射(天宝初)

尚书省内部组织:

左右仆射(从二品)

六部(吏户礼兵刑工)尚书(正三品)

每部又置侍郎一或二人(正四品上或正四品下)

每部分四曹,各置郎中一或二人(正五品上或从五品上)

每曹左右丞各一人(左正四品上,右正四品下)

●政事堂(中书门下)

入政事堂议事者皆为当朝宰相。

宰相资格为三省长官(高宗以后,尚书省首长不一定为宰相)。

此外,官衔下有“参议朝政”或“平章政事”名号者,亦为宰相。

后此名号统一为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及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。

●宰相数目

唐代二百九十年间,宰相多至三百六十九人。

因此唐代相权平均不如西汉重。当然也有个例相权极大。

●相权的剥夺

安史之乱以前,由于皇室自身的把持政权,相权遭受剥夺。比如武后、韦后、安乐公主、太平公主等人垄断朝政之时。

安史之乱以后,相权又被削弱。中书省的职权首先遭到破坏。原先的六名中书舍人不但负责制诰的起草,对国家政事也能提意见,此后被大大削弱,舍人不设常员,中书省等于名存实亡。

政事堂也于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时职能尽废。

中书舍人废后而起的是翰林学士。

唐中叶以后又有枢密使,内廷宦官充任。

二、地方政区

基本演变:

总管府-州-县(隋文)

郡-县(隋炀)

总管府-州-县(武德元年)

都督府-州-县(武德七年)

都督府-郡-县(天宝元年)

都督府-州-县(乾元元年)

●都督府

多设于国内冲要地区,每府督统数州。统理所属各州的军事

●州以下官员

刺史-别驾、长史、司马各一人-录事参军事一人-六曹(司功、司仓、司户、司兵、司法、司士)每曹有参军事一人

●都护府

设于外族地区。

自太宗至武后时代,前后凡设八都护府。

都护府以下,也辖有若干都督府和州,称“羁縻府州”。这些地方的都督刺史,皆由异族充任。

●在京都所设的府

前后共有七个。玄宗时设。

长安→京兆府;洛阳→河南府;太原→太原府;蒲州→中都府(不久罢为州,肃宗时复设);

肃宗时设。

扶风郡→凤翔府;蜀郡→成都府;荆州→江陵府

●在行在所设的府

兴元府,原梁州,因德宗避乱而置

兴德府,原华州,因昭宗避乱而置

兴唐府,原陕州,因朱全忠挟昭宗幸其地而置

●十道

●节度使区

最初只是一种重要名义而非正式官职。

玄宗时,先后在沿边成立十大兵镇,其最高长官称节度使,从此成了正式的官。

十镇:安西节度使、北庭节度使、河西节度使、朔方节度使、河东节度使、范阳节度使、平卢节度使、陇右节度使、剑南节度使、岭南五府经略使。

节度使的任务本是纯军事性的,目的在防御外族,保固疆土。

但至迟到天宝后期,节度使俨然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,集军政大权于一身。他们的辖区也渐变成半独立的封建王国,最终导致安史之乱。

安史之乱后,唐室在内地设了不少兵镇,权重者称节度使,权轻者称防御使,旧日内地的都督府渐被替代。而道,实际是指节度使的辖区。采访使被观察使替代。


地方行政一片混乱啊,大唐要不要紧的orz

下一篇是财经制度。

评论
热度(20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咩酱 / Powered by LOFTER